当前位置:云南学历提升网 > 成考资讯 > 成考答疑 >

云南成人高考考试,2022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总结

时间:2022-11-03 09:25|来源:未知|作者:希远学历提升中心|

  云南成人高考考试专本政治【基本知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6、物质的固有属性存在方式是(运动)。
  7、规律是指事物、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9、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10、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1、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1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13、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
  14、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
  1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1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7、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即唯物辩证法理论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18、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1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20、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由(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21、同质的事物也是有区别的,把它们区别开来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量)。
  22、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题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4、理论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25、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26、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它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2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8、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29、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0、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31、历史观就是(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
  3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3、在社会存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
  34、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5、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中反映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属于上层建筑的部分)
  36、社会的政治结构就是(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
  37、社会政治结构亦即社会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38、社会意识的核心是(意识形态)。
  3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40、阶级之所以是经济范畴,在于它的划分根据是(生产资料占有制的关系不同)
  41、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一事实说明(这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
  4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主体是(劳动阶级)。
  4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44、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4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46、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47、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48、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4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
  5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1、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5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53、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5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
  56、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8、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5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
  60、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61、为了有效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62、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6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7、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68、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69、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70、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的原则)。
  71、我们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72、在统一战线内部坚持的根本策略方针是(既联合又斗争)。
  73、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74、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75、实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有法必依)。
  7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77、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
  78、国家质检的竞争更多的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79、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三个代表”)。
  8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云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简答题押题如下】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1.凡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断言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则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2.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可知论;
  3.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没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不可知论。
  2、是论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充分发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作用;其次,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运用,都需要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筑的矛盾
  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且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上层建筑利用自已的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竭力为自已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这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最集中的表现;另一方面,上层建筑总要破坏同自已相对立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竭力排除它们的影响,经保护自已的经济基础。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1)它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全面地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它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4、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包括哪些内容?
  (1)新民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三大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6、简述确立社会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制度条件。
  (2)它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极大地巩固和扩大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3)它使占世界人口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4)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
  7、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及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题地位。这是因为:首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其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再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证其他所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最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贯彻按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存在着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强得多。
  9、简述依法治国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意义:
  (1)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2)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3)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
  10、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关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地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专升本政治论述题押题如下】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它的简明概括。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1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及特点
  1987年10月,党在十三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期,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是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是有步骤地逐步推进。
  四是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
  【专升本政治辨析题押题如下】
  1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要求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房展。
  (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特点和优势,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
  14、“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在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现实意义
  ①“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为我国解决港、澳、台问题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②“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2理论意义
  ①“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
  ②“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③“一国两制”构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④“一国两制”构想把党的统一战线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5、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做法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1.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实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2.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统治;
  3.就是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4.就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
  16、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的原因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社会环境和国际和平环境。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5)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1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做法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要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着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工作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从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特点和优势,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
云南成人高考考试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